设计与表现的最佳合作模式
发布时间:2003-10-22 来源:建筑时报 浏览量:4467
本报记者 华开颜
什么样的建筑表现效果中标率高?建筑师想要什么样的建筑表现图?探求与建筑师最佳的合作模式,是本报日前举办的第三次建筑表现联席会的主要议题。会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6位主创建筑师向上、凌克戈、仇嵘刚、熊伟、刘新华、施昀与来自上海表现图、模型公司以及多媒体动画方面最知名的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
表现图应该多样化
面对很多表现图公司提出什么样的表现效果能帮助方案中标这个问题,华东院的建筑师认为就目前招投标的情况而言,双方关心的问题看上去似乎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服务,就是中标。但是,表现图公司其实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建筑师本人,并不需要过多地关注中标的结果。表现图公司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与建筑师沟通上,表现图能真实完美地反映出建筑师本人想要表达的设计意图才是其职责所在。建筑师们希望各表现公司能够主动求新、求变,使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而厌烦了目前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特色的呆板的电脑效果图。建筑师们甚至怀念起在电脑表现图之前,马克笔、水粉、水彩、钢笔淡彩、喷笔等以个性化的效果图。但是个性化对表现公司来讲却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个性是一件难把握的事,技术人员的个性、建筑师的个性、业主的个性,碰到一起形成重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场化经营的表现公司该如何选择?在座的公司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得到建筑师表扬勇于创新的水晶石老总也有自己的无奈。 但是,随着市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建筑师和表现图公司的关系也变得既微妙又复杂。投标过程中,一张完美的表现图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建筑师的要求自然也会随着市场的口味不断变化而生发出新的要求。隔着建筑师这个直接甲方,表现图公司还要操心再上一层的业主甲方对作品的反映,因为建筑师的项目是否中标,直接关系到公司与建筑师的下一次合作。因此,表现图公司更关心的是整个市场对表现图欣赏口味的流行趋势。而建筑师则认为方案中不中标,起决定因素的是设计本身,表现得好是锦上添花,他们认为只要是工作认真负责,各公司的技术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主要问题是业务太多,无法很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项目。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小而精的公司。
模型应能真实反映建筑物的空间关系
对模型的制作要求,建筑师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根据经验,在方案评审阶段,甲方往往关心的是渲染图的效果,而专家评委注重的则是模型。如果要客观反映方案的状况,用模型来表现是建筑师的首选表达形式。而效果图是第二选择。所以建筑师对模型公司的要求更为具体,他们甚至提出用微型探头深入模型内部空间的技术要求。这种直观反映建筑物空间关系的模型对模型公司制作者的要求是更高层次的。在一些知名国外事务所里,建筑师在出方案的同时都亲自制作能说明问题的模型,推导模型的过程也是方案更深入完善的过程。但是,由于招标形式所限,建筑师只能要求模型公司能制作出可真实反映建筑物空间关系的最佳效果。如果说目前众多模型公司还无法推出微型探头的技术,那么一个模型公司要在众多同业中脱颖而出的资本就是人员专业化素质以及其所能提供的服务品质。建筑师同时也抱怨现在一些知名的模型公司手上的活太多,往往分身乏术,虽然表示理解,但发现如果项目交由一些小模型制作公司,反而会得到更好的服务。因此,模型公司内部的管理和运作同样面临如何整合最佳资源以及保持稳定创作状态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费用和发展方向
会上某家动画制作公司代表忍不住对于建筑师过多关注表现图和模型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可以达到前两者都无法做到的效果。但建筑师对此却有点无奈。动画这种以“秒”来计费的表现方式是建筑师畏首的原因之一。而建筑师们认为仅靠几十秒是不可能表现出建筑物的全貌和方案的总体概念的,选择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房产商在售楼方面以及特大项目中标后运用较多,如果要建筑师在投标阶段选择确实可能性较小。
但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景不可小觑。它能改变以往人们对建筑空间单一的视觉体验,调动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可以使建筑表现达到更加丰满和立体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建筑领域最具前景的应用莫过于虚拟现实,这种技术可以让建筑师提前在建筑兴建前进行实时体验,尽可能避免建成后的追悔。能帮助预想中的明日城市在“当下”就得以生动展现。目前,欧美等国研制出的三维激光扫描多媒体技术更为建筑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建筑表现公司已经是建筑设计师们密切的合作伙伴,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市场化的建筑表现公司是有生存环境的,但是在合作方式上也许还有更好的方向。毕竟在目前花大的成本在建筑表现方面就是为了中标的思路对两方来讲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而表现图和模型、数字技术等作为辅助设计手段的功能尚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这应该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什么样的建筑表现效果中标率高?建筑师想要什么样的建筑表现图?探求与建筑师最佳的合作模式,是本报日前举办的第三次建筑表现联席会的主要议题。会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6位主创建筑师向上、凌克戈、仇嵘刚、熊伟、刘新华、施昀与来自上海表现图、模型公司以及多媒体动画方面最知名的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
表现图应该多样化
面对很多表现图公司提出什么样的表现效果能帮助方案中标这个问题,华东院的建筑师认为就目前招投标的情况而言,双方关心的问题看上去似乎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服务,就是中标。但是,表现图公司其实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建筑师本人,并不需要过多地关注中标的结果。表现图公司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与建筑师沟通上,表现图能真实完美地反映出建筑师本人想要表达的设计意图才是其职责所在。建筑师们希望各表现公司能够主动求新、求变,使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而厌烦了目前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特色的呆板的电脑效果图。建筑师们甚至怀念起在电脑表现图之前,马克笔、水粉、水彩、钢笔淡彩、喷笔等以个性化的效果图。但是个性化对表现公司来讲却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个性是一件难把握的事,技术人员的个性、建筑师的个性、业主的个性,碰到一起形成重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场化经营的表现公司该如何选择?在座的公司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得到建筑师表扬勇于创新的水晶石老总也有自己的无奈。 但是,随着市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建筑师和表现图公司的关系也变得既微妙又复杂。投标过程中,一张完美的表现图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建筑师的要求自然也会随着市场的口味不断变化而生发出新的要求。隔着建筑师这个直接甲方,表现图公司还要操心再上一层的业主甲方对作品的反映,因为建筑师的项目是否中标,直接关系到公司与建筑师的下一次合作。因此,表现图公司更关心的是整个市场对表现图欣赏口味的流行趋势。而建筑师则认为方案中不中标,起决定因素的是设计本身,表现得好是锦上添花,他们认为只要是工作认真负责,各公司的技术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主要问题是业务太多,无法很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项目。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小而精的公司。
模型应能真实反映建筑物的空间关系
对模型的制作要求,建筑师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根据经验,在方案评审阶段,甲方往往关心的是渲染图的效果,而专家评委注重的则是模型。如果要客观反映方案的状况,用模型来表现是建筑师的首选表达形式。而效果图是第二选择。所以建筑师对模型公司的要求更为具体,他们甚至提出用微型探头深入模型内部空间的技术要求。这种直观反映建筑物空间关系的模型对模型公司制作者的要求是更高层次的。在一些知名国外事务所里,建筑师在出方案的同时都亲自制作能说明问题的模型,推导模型的过程也是方案更深入完善的过程。但是,由于招标形式所限,建筑师只能要求模型公司能制作出可真实反映建筑物空间关系的最佳效果。如果说目前众多模型公司还无法推出微型探头的技术,那么一个模型公司要在众多同业中脱颖而出的资本就是人员专业化素质以及其所能提供的服务品质。建筑师同时也抱怨现在一些知名的模型公司手上的活太多,往往分身乏术,虽然表示理解,但发现如果项目交由一些小模型制作公司,反而会得到更好的服务。因此,模型公司内部的管理和运作同样面临如何整合最佳资源以及保持稳定创作状态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费用和发展方向
会上某家动画制作公司代表忍不住对于建筑师过多关注表现图和模型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可以达到前两者都无法做到的效果。但建筑师对此却有点无奈。动画这种以“秒”来计费的表现方式是建筑师畏首的原因之一。而建筑师们认为仅靠几十秒是不可能表现出建筑物的全貌和方案的总体概念的,选择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房产商在售楼方面以及特大项目中标后运用较多,如果要建筑师在投标阶段选择确实可能性较小。
但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前景不可小觑。它能改变以往人们对建筑空间单一的视觉体验,调动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可以使建筑表现达到更加丰满和立体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建筑领域最具前景的应用莫过于虚拟现实,这种技术可以让建筑师提前在建筑兴建前进行实时体验,尽可能避免建成后的追悔。能帮助预想中的明日城市在“当下”就得以生动展现。目前,欧美等国研制出的三维激光扫描多媒体技术更为建筑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建筑表现公司已经是建筑设计师们密切的合作伙伴,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市场化的建筑表现公司是有生存环境的,但是在合作方式上也许还有更好的方向。毕竟在目前花大的成本在建筑表现方面就是为了中标的思路对两方来讲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而表现图和模型、数字技术等作为辅助设计手段的功能尚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这应该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